当前位置:农汇网(云华旗下网站) > 农业技术 >

农业新技术铺就科学种田之路--走进昌乐农立德农业科技专业合作联合社

来源:《中国农民合作社》     时间:2014-03-25

  昌乐农立德农业科技专业合作联合社,位于素有中国“蓝宝石之都”、“西瓜之乡”的山东省昌乐县,在昌乐县肥料协会基础上组建。2010年11月联合社成立以来,以传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任务,利用农业新技术带领农户种植安全放心农产品;为成员社、入社农户提供农资供应、统一销售等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,赢得广大农户信任。联合社里一批有经验、有技术的农技推广团队逐步成为农户致富的“好帮手”。2012年,联合社理事长高成德,被评为昌乐县年度经济人物。

  联合社的制胜法宝:测土配方科学施肥

  “这个联合社最重要的特点,就是它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。联合社为农户进行免费测土配方,并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,减少了不必要的肥力浪费,同时还能够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很受老百姓欢迎的!对县里来说,农民收入提高了,现代农业也得到了发展。”同行的昌乐县经管局副局长徐培生说道。“联合社还承担了国家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,成为了政府和农户之间的桥梁。”

  车子在联合社的门前缓缓停下,刚下车,恰巧遇到一位农户到联合社查看自己土地的测验结果,一行人便跟随农户到了联合社的肥料车间。只见农户娴熟地点着一台类似银行排号机的仪器,看到我们疑惑的表情,农户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器。原来这是一台装有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的智能机,系统中详细地记录了各个农户地块的具体位置、碱解氮、有效磷、速效钾、PH值等信息,根据这些信息和农户拟种植作物等情况,系统会给出相应地块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,从到田间地头取土样、测土样到最后的建议卡,整个过程联合社都是免费提供给农户的,农户只要把建议卡交还联合社,联合社就根据建议卡联系化肥厂给农户“量身定制”有机肥,并直接送到农户家中。

  提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联合社理事长高成德打开了话匣子。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几个优点,一是‘缺什么补什么’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。二是‘缺什么配什么’实现因地制宜配方制肥。三是‘缺什么买什么’降低肥料费用,而且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有保证。”高理事长解释道,“最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时,许多农户不信任这项技术,不愿意参与。联合社就派专人到田间地头给农户免费测土配方,并说服他们使用配方有机肥。渐渐地,种出来的西瓜、番茄等产量提高了,品质、口感各方面都上来了,农户体会到了科学种田的优越,思路逐渐打开,现在许多农户主动找上门来,要求给自家田地测土配方,还想加入合作社!”

  有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联合社就有了“核心竞争力”,许多合作社争相加入联合社。如今,联合社已有31个成员社,涵盖了大棚蔬菜、果树、苗木等多种类型的合作社,服务范围不只局限于成员社,也包括了许多非成员社。科学种田的理念通过联合社在农户中间得到了广泛传播。

联合社的重要抓手:统一供肥推广种植技术

  联合社采取“四统一”的服务模式,为农户统一购买生产资料、统一保鲜贮藏、统一销售、统一技术培训,提高了农户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。

  肥料是庄稼的“营养餐”,一不小心就会影响全年的产量,如何科学地使用肥料,保证农户使用放心肥料成为了联合社的主攻方向。联合社帮助成员社及农户统一购买肥料,一是保证农户用上真正的“放心肥”,二是集体购买提高了市场议价能力,三是可以为农户“定制”配方肥。除肥料外,联合社还统一为成员购买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。

  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新技术,联合社聘请山东农业大学、潍坊学院和市农业局、县农业局的专家组成专家组,定期深入到田间地头,对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肥料使用进行指导,利用农闲到村里举办农业科技培训会,向农户传授先进植保技术。成立了专门的农技推广团队,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、分时分片分区给农户做技术培训,同时每月编辑1—2份《农技推广报》,内容包含了科学种植的小知识、成员社风采等,免费发放给需要的成员社和农户。

  针对农产品卖不完、售价低的现象,联合社将原有的粮仓改造成了一座2000吨的冷藏库,为农户提供农产品的保鲜贮藏服务。据了解,通过冷藏库保鲜冷藏的洋葱销售价格可以提高0.5元/斤,土豆销售价格可以提高0.8元/斤,大姜售价从1.5元/斤提高到2.5—3元/斤,农户可以将农产品贮藏在联合社的冷藏库,自销自卖,也可以将农产品直接出售给联合社,由联合社统一销售。保鲜贮藏手段实现了农产品的错季销售,统一销售提高了市场议价能力,农户通过赚取差价增收增效。

联合社的中坚力量:高成德和他的团队

  在联合社办公室的走廊里有这样一副标语:“说尽千言万语,用尽千方百计,历尽千辛万苦,服务千村万户”。简单易懂的语言却是联合社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缩影。

  高成德,一位在肥料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老农技人员,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,深知传统农业生产用肥的弊端。为了让农民用上“放心肥”,生产“安全食品”,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昌乐县各乡镇之间奔波,向农户传播科学施肥技术。在此期间他和众多农户、合作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,为形成有效地利益联结机制,2010年,高成德牵头组建了昌乐农立德农业科技专业合作联合社。

  在如今许多联合社缺少人才的情况下,农立德农业科技专业合作联合社却有自己的一支“尖头部队”—由13位来自农村的年轻人组成的农技推广团队。“最开始他们下乡,回来总是抱怨农民很难打交道,有几个还撂挑子不想干了。这怎么能行呢?联合社把他们送到外地进行素质拓展训练,培养他们的意志、心智和团队精神。说到底,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是联合社生命力的保证啊!”高成德提到。

  现在,这支团队已经成为联合社的骨干力量,团队成员个个都掌握了一定的土肥技术、植保技术等农业技术知识,而且踏实肯干。13个年轻人被分为4个小组,分别负责几个乡镇,白天下乡指导农户科学施肥,对其进行技术指导;每周二、周四晚上他们就会在联合社的会议室一起交流心得,讨论各自工作中的疑惑;轮流到台上给大家讲自己新学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,几次下来他们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,可以在工作中独挡一面;每过一段时间,联合社就创造机会让这群年轻人到外地交流学习,激发他们不断学习、不断超越自己的精气神儿。

  “要么全力以赴,要么各奔前程!这是我们的口号。”团队的一员秦超这样说。这并不是一句名言,却是一个优秀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!

联合社的未来之路:保鲜冷藏延伸服务链

  “打开市场销路也是联合社的重中之重。目前,联合社的销售渠道很单一,仅依靠原有的销售网络是不行的。我们还要主动走出去才行,才能确保农产品产得下、销得出、价格高。”高成德说。因此,联合社还将打造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,重拳出击,搞好产品市场的推进,在核心市场建立起自己的销售终端网点。

  未来,联合社将不断延伸服务链,实现农产品的冷藏保鲜、深加工一条龙服务。目前,联合社正在筹备建一个1万吨的冷藏保鲜库,通过淡季贮藏、旺季销售实现入社农户增收。联合社还准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,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。

名词解释:

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: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,根据作物需肥规律、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,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,提出氮、磷、钾及中、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、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。这项技术根据不同地块需要制定具体施肥方案,减少了不必要的肥力浪费,同时还能够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是近几年我国大力推广的农业新技术。